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发表时间:2023-07-06 13:19来源:新疆日报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 □新疆师范大学民族与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 梁玉春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俞科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揭示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深刻理解和把握二者契合的内在逻辑,对深入推进“两个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揭示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相互契合是有机结合和互相成就的前提条件,为“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提供了思想土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激活了内生动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充分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深刻理解和把握二者契合的内在逻辑,对深入推进“两个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哲学基础”高度契合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朴素辩证唯物主义和进步历史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二者契合之处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基点。 辩证唯物主义同中国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以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揭示世界普遍联系发展的构架,实现了辩证法对形而上学的终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充满了朴素辩证唯物主义哲理。从先秦的“精气论”到两汉的“天道自然论”、南北朝的“神灭论”,再到宋元明清的“气本论”,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实在论传统,这是近代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立足点。同时,中国古代唯物论极具辩证色彩,这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维方法上呈现着唯物辩证法的意蕴,例如,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同联系发展的观点相契合;阴阳和合的辩证思维,同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相契合;中庸适度的调和思维,同质量互变规律相契合。 历史唯物主义同中国古代朴素进步历史观相契合。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聚焦领域具有一致性,即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二者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契合主要表现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同“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观点相契合;社会形态更替原理同“今胜于古”“世必有革”等历史进步论相契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原理同“理势合一”“时势造英雄”等观点相契合;群众史观原理同“民贵君轻”“民主君客”等民本思想相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经济因素、民众力量和肯定历史进步与变革的思想传统,架起了中国人民与唯物史观的桥梁,是中国共产党成功以科学真理激发人民历史主体意识、社会变革意识的思想土壤。 哲学基础的契合使得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并不疏离,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哲学支撑。 “精神特质”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首先在于精神特质,这种更为深层的相通是二者在方法论和价值心理上的一致性,也是二者顺利走向相互认同、相互融通的重要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精神高度契合。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重民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核心,二者存在诸多契合。例如,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同民为邦本的政治传统相契合;植根人民的理论品质,同为民立言的论政传统相契合;依靠人民的行动准则,同明德亲民的政治实践相契合;围绕人民的发展本位,同富民重民的执政理念相契合;人民共享的发展指向,同爱利万民的平等追求相契合等。这一契合性走向“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在中国的充分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文化精神涵养,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民本”之“本”在当代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绝知此事要躬行”精神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学问,中国哲学也不是纯粹思辨,二者都重视实践躬行。科学实践观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指明实践既是认识源泉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但论知行轻重,则是力行为重、以行验知,主张在经世致用中变革改良社会,这契合于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要求和“改变世界”的精神。这种契合价值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和发展中充分彰显。同时,“躬行”精神涵养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实践品质,是坚守共产主义实践方向的强大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精神相契合。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借鉴、吸收、扬弃前人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其理论视野关乎全世界、全人类,是随实践发展不断与时俱进的开放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交流互鉴、融通中外、包容进取的发展特性和会通精神,历来主张文明间相互尊重、和合共生,这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生机无限的关键。相通的开放包容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有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等差异,但却都能向对方敞开发展空间的先决条件。 此外,二者相契合的精神特质还表现在科学性同穷本探源的求真精神、革命性同兴利除弊的革新精神、发展性同革故鼎新的进取精神等多层面。高度契合的精神特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展、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机活力的关键。 “价值取向”高度契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深入民心、唤醒民众、发动民众的思想根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宇宙观方面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以万物相联而非孤立片面的角度看待世界,强调自然先在性与其规律不可抗性,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同样强调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主张天行有常、道法自然等尊重规律的价值理念,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处中遵循“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等价值原则,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和谐一致的价值主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天下观方面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是通过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人的解放,指明了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主张民族和国家交往遵循“道德和正义的准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观倡导天下大同的理想世界、天下为公的责任担当、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蕴含着兼济天下、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尚利贵义等价值理念,这与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观念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观方面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人类理想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即“真正的共同体”,这与中华民族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高度契合。首先,二者都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尽善尽美的社会模式。其次,二者对理想社会的衡量标准相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前提同“民殷国富”的价值目标具有统一性;“人与共同体的和谐统一”同“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具有共同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唯人为贵”的价值视域具有互动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观方面高度契合。在道德原则上,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遵循“团结”“统一”等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注重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群体高于个人的家国天下价值取向相契和。在道德理想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每个人都将在平等、互助、互爱的关系中形成“真正人的道德”,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等君子人格的价值追求相契合。 只有深刻把握“契合”才能深入推进“结合”。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中走好“第二个结合”的必由之路,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和新的文化使命。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分类:
党建聚集
|